2010年12月 文档列表

不要再上当了

昨天又收到一封邮件,声称不用电的磁悬浮是可行的,并给我发了一张照片作为证据,希望我研究研究。没看附件的时候,我还在猜想是不是什么反磁性物质或者超导体,结果是这么一个简单的“设计”:

所谓的静态磁悬浮

我承认其实我也没有研究过恩绍大定理的具体内容,但是我相信数学家。至少我相信一点:如果静态磁悬浮这么好实现,恩绍同学一定早被人从天堂揪回来,并追认为中国专家了。

为什么我要说“又”呢,因为前一段时间一些人给我发邮件,阐述了用磁铁制造永动机的想法,当然他们也有证据,比如youku上的这个视频。这些同学宁可相信一个清晰度不高的视频,也不愿意花五分钟搜索下google。这里我倒是有个窍门,但凡遇到自己不太信的东西,只需要搜索下“关键词+骗子”即可。

比如这个视频里的永动机叫Perendev磁电机,我就在google上搜了下“Perendev 骗子”,结果果然被我搜到一些新闻,大概意思如下:
Perendev motor 发明人 Michael Brady 在今年三月底于瑞士遭到逮捕并引渡德国,现在面临诈欺罪起诉。Perendev motor 号称是可以投入量产的免费能源,前几年在网路上相当热门,也有不少拥护者。
不过 Perendev motor 从来没提供过什么称得上证据的东西,只有网路上几段不到10分钟但解析都还不错的影片。当Michael Brady 在 2006 年宣布接受订单后,光是在德国就至少有 61 位客户兴冲冲的付了订金,总金额粗估为一百万欧元。Perendev motor 在俄国、西班牙、荷兰也设有分公司,目前还不知道有没有他国人士下订单。

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,ourdev论坛上也是这样,本来只是大家玩玩磁铁,结果很快就有人发静态悬浮或者永动机的帖子。根源可能在于他们觉得磁铁的力量是凭空出现的。其实引力是普遍存在的,就像高山上的水流下来可以做功,但没有人会把水运到山上倒下来让它发电。磁铁也是一样,它吸住铁皮的时候可以做一点功,但是拉开它们的时候就轮到外界做功,总归它不能产生额外的能量。

以后类似的邮件请不要再发给我了,也希望不要有人再被骗子忽悠。

最后发一个无聊的“磁铁永动机”漫画,仅供娱乐:

关于论坛

自从修改了论坛的防垃圾注册功能,最近两周来确实没有新的广告用户了。偶尔有一些广告,经我查证,都是在修改之前注册的。

不过这件事没啥可高兴的,因为把广告用户清理掉之后,我发现论坛彻底干净了,基本没有人访问…….

有位好心的网友 mikeyu 建了一个QQ群,群号是84652133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凑个热闹,在此表示感谢!像我这样不用QQ的老同志只好飘过了 :)

盗梦陀螺攻略3- 上拉式磁悬浮

有了磁悬浮陀螺的念头,我没有直接开始做下推式,而是先做一个上拉式的练练手。这件事的经历说明:对一个新手来说,可以采用由浅入深,先易后难的策略;虽然总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点,但是对增强信心,掌握经验很有帮助。(好吧,水木的Joker们看到这句话一定会想歪,色情猥琐男们请自觉面壁)

上拉式磁悬浮原理相当简单。先用万能的乐高颗粒搭一个架子,把绕好的线圈固定在上面。然后用钕铁硼强磁做一个浮子。小窍门来了,我们在线圈的上方放置一个大磁铁,一开始浮子会被吸在线圈下方,慢慢的向上抬大磁铁,到一定高度时,浮子吸不住了向下落。记住这个位置,把大磁铁固定在那里。这样的效果是:线圈里只要通一点电流,就可以吸住浮子,电流一断浮子就会下落。

线圈和浮子的安装

线圈和浮子的安装

图中的浮子下面有个白色的东西,其实那不是什么秘诀,只是我用来标示上下的记号。大磁铁下面有好几个乐高齿轮,其实那都是调节高度用的,之所以用齿轮而不是用圆片倒是有原因的,因为我觉得比较酷 :D

电路方面,上拉式磁悬浮只需要一个传感器,但是我还是焊了双路的板子,这样和将来的下推式用同一块就可以。电路图还没时间学习怎么画,先用画笔凑合弄了个原理图,里面省略了一些细节,不过应该能看明白了。

上拉式磁悬浮原理图

上拉式磁悬浮原理图

请注意我的电路中用了两个电位器。其中电位器1是多圈电位器,作用是调节传感器输出范围。3503很灵敏,电流被放大以后,很容易就超出0到5V的测量范围,所以在需要一个精密的电位器,让输出范围尽量在5V以内。电位器2是用来调节浮子位置的,它是我们设置的“目标位置”。Arduino开发板的作用,就是调整线圈电流大小,从而控制浮子上下移动,最终让传感器的读数等于我们设定的目标值。实物的接线图请看:

接线图,貌似不太清楚

接线图,貌似不太清楚

这个可能大点

这个可能大点

代码就非常简单了,所有的代码只有下面这几行:

int readPin = 2;    //用来连接输入
int i1Pin = 36;     //连接电机驱动板的I1接口
int i2Pin = 37;     //连接电机驱动板的I2接口
int powerPin = 8;   //连接电机驱动板的EA接口
int adjustPin = 6;

boolean flag = true;
int power = 0;
int readValue = 0;
int adjustValue = 0;

void GetPowerValue()
{
  power = readValue - adjustValue;
  if(power < 0) power = 0;
  if(power > 50) power = 50;
  power = power * 16 / 10;
}

void setup()
{
  pinMode(i1Pin, OUTPUT);     //I1和I2都是数字信号
  pinMode(i2Pin, OUTPUT);     //通过设置I1和I2来控制电流方向
  pinMode(powerPin, OUTPUT);  //按占空比方式输出的模拟信号
  digitalWrite(i1Pin, !flag);
  digitalWrite(i2Pin, flag);
  //Serial.begin(9600);          //设置波特率
}

void loop()
{
  //读取电位器和传感器的读数
  readValue = analogRead(readPin);
  //传感器的电压范围是220~580,所以调节电位器的范围可以稍作调整
  adjustValue = analogRead(adjustPin) / 3 + 220;
  GetPowerValue();
  //Serial.println(readValue);
  //Serial.println(adjustValue);
  //Serial.println(power);

  analogWrite(powerPin, power);
  //delay(2000);
  //delay(1);
}

代码虽然简单,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却走了很多弯路。这段代码的重点在于:
power = power * 16 / 10;

这个相当于是调整线圈电流的放大倍数,参数1.6如果小了则吸不住浮子,大了则无法稳定。程序中的16如果换成15或者17都不行的。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,我走了一星期的弯路。当时怀疑原理不对,在反复检查无果之后,已经跟圈妈提出放弃这个项目。幸好这时候得到了圈圈妈“严厉”的鼓励:遇到这么点困难就打退堂鼓,以后怎么做大事!从另一个角度说,当你想尽办法几乎绝望的时候,其实已经接近成功了,因为你已经排除了大部分错误。

果然第二天就解决了问题!后来在制作下推式的时候,类似的事情又一次发生,那次主要问题在于线圈绕的不行,而重做线圈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,同样也是在圈妈的鼓励下,终于下决心重新做一遍。在此向顽强的圈妈表示敬意(圈妈表示鸭梨不大,反正她不出力干活^_^ )

这个实验最终的经验总结如下:
1,参数很重要!如果你的磁悬浮上下跳动的厉害,恭喜你,其实你已经接近成功了。
2,这个试验中的参数有效范围非常窄,跟程序也有关系,后面会介绍一种PID算法,可以扩大范围,更容易调节。
3,坚持,太累的时候放松一下,然后换个思路想想。

视频如下:

盗梦陀螺攻略2- 线圈和传感器

相信很多人看过原理图之后,和我一样信心满满,这个东西太容易做了,不就是照图焊器件嘛,一星期就可以搞定了!

真正动起手来,才知道没那么容易。第一件事就郁闷了:去哪里找线圈?在淘宝搜了一大圈也没找到合适的。铜丝直径?线圈直径?线圈高度?绕多少匝?线圈之间距离?乱七八糟的好多事情,who tama knows!

最后只能去电子城买了一公斤的铜丝回来自己绕。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“线圈骨架”这么个名词,没找到合适的东西,就自己做了几个轴。于是出现了下面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线圈:

奇形怪状的线圈们

奇形怪状的线圈们

更奇形怪状的线圈们

更奇形怪状的线圈们

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,其中有些是带铁芯的(我分别用大螺丝和一毛钱的硬币柱当过铁芯),有些是没有铁芯的。事实证明,磁悬浮的线圈不能有铁芯!这点和我最初的直觉有点不符,因为觉得加了铁芯后磁场会更强。事实上因为我们的浮子是钕铁硼强磁,铁芯对它的吸力远大于线圈产生的磁力。也就是说,带铁芯的线圈只能产生“很大的吸力”和“更大的吸力”,没法产生“较小的吸力”和“较小的斥力”

绕线圈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差事,我数过一个线圈平均大概是800匝左右,绕的我头昏眼花。所以后来做了一个绕线用的小东西,这就是我喜欢乐高的原因,很简单的一堆颗粒,可以拼出很多你想要的东西:

乐高制作的绕线器

乐高制作的绕线器

用绕线器绕出的线圈们

用绕线器绕出的线圈们

后来买了线圈骨架,这下绕的就好看多了。对于下推式磁悬浮,一共需要4个线圈。霍尔传感器尽量放在4个线圈的中心位置,这样的好处是线圈通电时,感应的磁场在中心处几乎都互相抵消了,只有浮子的移动才会影响到传感器的读数。

霍尔传感器安装在中心位置

霍尔传感器安装在中心位置

事实上,传感器的位置并不需要太严格。因为霍尔测量的是垂直它表面的磁通量。只要传感器的高度在线圈的高度中心,这里的磁通量都是平行与传感器的,也不会产生影响。

高度尽量居中

高度尽量居中

我的第一个版本的悬浮,传感器就是用胶布贴在侧面的中心,一样可以悬浮。缺点是浮子移动时,磁场的变化不是线性的,容易产生振动。

高度居中时,水平位置要求并不高

高度居中时,水平位置要求并不高

接线方面,互相对面的一组线圈之间反相连接。也就是说当在一对线圈两端通电时,一个会对浮子产生斥力,另一个会产生引力,正好是相反的,连推带拉才給力!

下面这个是背面的接线图,其中中心位置的是两个传感器,我把它们引出到两个杜邦头插针上,这样可以方便插拔。对面的线圈分别把相同极性的抽头焊在一起:

接线图,希望你能看懂

接线图,希望你能看懂

最后发一个关于线圈的经验小贴士,省的大家再重做无用功了:
1,产生相同的磁力,铜丝越细需要的电压越高,因为电阻比较大。我用的是0.27的铜丝,20V的电源。(用20V的原因是我有个坏掉的笔记本,利用下电源)
2,磁力的大小跟匝数关系不大,因为匝数增大的时候,电阻也增大,电流减小,产生的磁场差不多。但是匝数越多越省电。
3,四个线圈之间距离要稍大一点,浮子会更稳定,当然也别大的离谱,我的经验是线圈中心的直径和浮子直径差不多。
4,传感器的位置尽量在线圈中间,高度上也尽量放在中心的高度。
5,不要装铁芯。
6,给线头留长点,当你辛苦装上几个线圈,突然发现线头不够长的时候,会有看破红尘的感觉。

Segway雏形

几个月前企图做一个两轮平衡机器人,当时准备用手机的重力感应器来做,结果悲剧了。有兴趣的朋友请回顾“悲剧的一周”。俗话说的好,从哪里摔倒,就从哪里爬起来,这几天看了Lego高手Robin同学的视频,模仿搭了一个小人,改天有空再继续写代码。

两轮平衡小人

两轮平衡小人

话说这种两轮小车,大家一般都叫它Segway,查了下才知道这是一款产品,据说美国的那个小布什是它的粉丝,连中国的特警也喜欢玩这个:

中国特警是在过家家吗?

这个玩意儿其实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容易玩,驾驶员(姑且这么称呼)通过调节身体的倾斜角度,以此来控制Segway的速度和方向。看看布什小朋友是怎么摔倒的:

乔治.狗啃屎.布什

最后,建议小朋友们最好不要玩这个东东。第一是因为这个家伙价格不菲,第二是因为它确实有危险。最悲剧的莫过于Segway公司的CEO,此人在悬崖边玩自家产品,不幸坠河身亡,可惜了数亿美元的家产。所以大家还是自己搭个小车玩玩就好。

给论坛注册加了几个验证问题

最近收到网友的邮件,说论坛上全是广告。说来惭愧,因为一直没时间打理,论坛都快被我遗忘了。没想到还有朋友关心这个论坛,非常感谢啊。

关于广告的事情,真是气死人,神马验证码都全是浮云。我严重怀疑这些广告是人肉灌水机发的,赚这5毛钱至于嘛 :(

废话不说了,今天按照网上的攻略修改了点代码,另外加了几个验证问题。期望的效果是来这个论坛的朋友们可以轻松回答,而五毛党们不太搞的定:

验证问题

验证问题

中午吃饭的时候聊起验证码,我们几个无聊的程序员们想了几个题:
1.自然对数e的小数点后第100位是多少?
2.公元3000年1月1号的农历是几号?
3.一亿的阶乘,转成2进制的话,后面有多少个连续的0?

嗯,如果用这些验证问题,我估计应该不会出现广告了 :D

盗梦陀螺攻略1- 原理图与器件清单

本来昨天就想发这个帖子,因为想画一个原理图出来,所以这两天试着安装了Protel和PCsELcad。结果整了两天也没把图画好,看来圈圈妈说的对,这一行我确实门还没迈进去。既然这样,我先把网上找到的电路图发出来,其实基本是差不多的。
这次做悬浮陀螺,我从中国电子开发网上找到了很多资料,其中下推式磁悬浮的电路,基本上是参考了网友liguang70217的ATmega8单片机方案,点击这里可以查看原帖。
下推式磁悬浮电路图

下推式磁悬浮电路图

更清晰的pdf版本可以从这里下载。看到这里,有些同学们估计已经坐不住了:嗨,早说有这个网站,我们直接去看就得了,何必在这里等攻略捏?
其实Ourdev的磁悬浮开源活动,从09年4月份就开始了,所以心急的同学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搜索能力。另外,那个论坛基本上是高手出没的地方,我等无门无派的新手,看人家双截棍耍的挺酷,自己一动手往往碰的鼻青脸肿。所以我默认来这里看攻略的,都是跟我一样的新手们,尽量从新手的角度来记录制作过程。
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电路的原理:
图中右下角的两个3503,就是传说中的线性霍尔传感器,安装在浮子的正下方,分别用来测量横竖两个方向的磁场强度;当磁场变化时,输出电压也会相应变化;因为传感器的变化量一般都比较小,所以需要经过放大,这里用的是LM358数字放大电路;放大后的信号由ATMag8单片机采集,经过一定的算法之后,输出控制信号;因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支持的电流都比较小,需要用这个信号驱动一个大电流控制板,让它通过电压的变化来控制线圈磁场,从而实现对悬浮物的控制。
因为小爱计划暂时停止了,我手头有一块富裕的Arduino Mega168控制板和一块L298N直流电路板,所以我正好就以手头的这两块板子为基础做实验。当然,DIY的乐趣在于学习和改造,我的磁悬浮和这个电路有下面这些区别:
1. 因为单片机改成了Arduino开发板,所以图中单片机周边的电容和晶振就不需要了。
2. 因为没有合适的电源,我把那个坏掉的笔记本电源利用上了,额定电压20V,最大电流2A。
3.Arduino的电源是9V,所以加了一块lm7809用来生成9V电压。
4.10k和4.7K的电阻,我换成了100k和2k,好像影响不大。
5.L298N的驱动,图中是每组用两根控制线驱动,我改用三根,编程的时候会方便点(这个后面再介绍)
6.外接了两个旋转电位器,用来调节平衡,这个主要是为了装箱子以后方便,免得总开箱用螺丝刀拧。
7.对应的代码,需要针对Arduino进行修改。
因为电路图不太会画,这里就不贴啦。下面是器件清单和相应的资料pdf,方便大家查询:
器件名称 规格 数量 功能 文档
直流稳压电源 20V,2A 1 电源
UGN3503 2 线性霍尔传感器,
用于测量磁场强度
UGN3503.pdf
LM358N 1 数字电流放大器 LM358N.pdf
LM7809 1 输出9V电压,给Arduino供电 lm7809.pdf
Arduino开发板 Mega 168 1 数据采集,逻辑控制,输出控制 见攻略
L298N控制板 1 大电流输出,用于控制线圈磁场 见攻略
电阻 100K
2K
2
2
用于数据采集电路 这个不需要了吧
多圈电位器 10K 2 用于设置空载时的电压。
需要精确设置
dwq1
调节电位器 10K 2 用于调节位置,
精度要求不高
dwq2
导线 最好是芯硬一点的 若干
杜邦头 若干 线多的时候,用这个接插比较方便 dbt
线圈骨架 D32*D15*H18 4 用来绕线圈 gj
漆包线铜丝 直径0.27mm 1公斤 绕线圈
洞洞板 最好买3连孔的,好焊 2块 用来焊电路 ddb
乐高颗粒 齿轮,连杆等 若干 用来搭一些简单结构
圆环形黑磁铁 145*80*20 1个 产生斥力让浮子悬浮 请咨询幼儿园小朋友
钕铁硼强磁 D15*4mm
D30*2mm
D31.7*19.1*3.2mm
1
1
1
用来组装浮子 请咨询幼儿园小朋友
一元钱硬币 1 浮子配重 请咨询央行行长
牙医专用石膏 1公斤装 1 做陀螺造型用 请咨询牙医或骨科大夫
指甲油 古铜色 1 陀螺上漆 请咨询您的mm
好了,以上就是所有需要的材料,下面插播花絮几则:
1,在电路图里,有两个LM358放大器,于是我一开始蹭蹭的就焊了两块上去,后来才知道,这个LM358有两路放大器的,焊一个就够。据圈妈说,这个是原理图,跟器件的真实形状,管脚顺序都未必一样(那个是PCB图)。好吧,新手就是这样….
2.当时为了绕线圈,我在淘宝试过好多关键词,什么线圈轴,线圈,电磁铁芯等等,都没有搜到,只好用乐高的齿轮+轴绕线圈。因为绕的质量不好,调试时吃尽了苦头(振动非常大)再后来,才知道这东西原来叫线圈骨架,买回来重绕,立竿见影的就成功了!
3,我的板子焊好后,得意洋洋的拿去给圈妈鉴定。圈妈惊呆了,作为一个资深业内人士,这么多年来新手见得多了,但是焊的这么丑的真是第一回见:布局不合理,导线满天飞,而且还有各种虚焊连焊,简直可以当反面教材了。唯一欣慰的是能闻到点烤肉味,让人食欲大开。
唉,为了不影响圈圈,我一直在一个阴暗的跑步机架子上焊东西,这样就算不错了,至少运行还蛮稳定的,请欣赏漫天的飞线:
新手焊的板子

新手焊的板子

这个周末做了三件事情

第一件事是给盗梦陀螺做了一个盒子,这件事得到了圈圈妈的大力支持,在此表示感谢!

现在看上去好看多了 :)

盒装版盗梦陀螺

盒装版盗梦陀螺

再换个角度

正面照

正面照

特写:

特写

特写

第二件事是圈圈妈协助我把制作的过程记录了下来,并重新整理了一个视频。呵呵,我也算时髦了一把,玩了一下视频加工,看看效果如何:

第三件事是给CNBeta又投了个稿,特地截了两张”剧照”配合一下 ^_^

看过”盗梦空间“的童鞋们,一定对那个陀螺印象深刻吧?最近,动力老男孩也赶了趟时髦,充当了一把造梦师。图中的盗梦陀螺是采用潘多拉星球的矿石为原料,纯手工打造而成。配上量身定做的底座以后,这个神奇的陀螺不仅不会倒下,还可以保持悬浮状态。

怎么样,是不是有梦境一样的错觉呢?请参考以下做法:
aa

bb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另外,应网友建议,我在页面的最上面添加了一个“盗梦陀螺”分类,以后会陆陆续续把攻略添加到这个目录中。

磁悬浮的故事(下) – 动态磁悬浮

今天接着上次的内容,继续分享动态磁悬浮。

话说恩绍大定理问世以后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如果某个物理学家宣布要制造磁悬浮,一定会受到同行们的羞辱,因为这个跟永动机一样是不可能的。可惜的是,有无数的民间“科学家”不认得恩绍,更不知道什么大定理小定理,他们日复一日的做各种尝试。奇迹往往就这样产生了,1993年美国的一位叫罗来.哈里根(Roy Harrigan)的民间发明家申请了一项磁悬浮的专利。玩过陀螺的人一定都注意到一个现象:静止的陀螺是不可能直立的,但是只要旋转起来,就能保持平衡。哈里根同学的方法就是这样,虽然静止的磁铁不能保持稳定,但是可以做成一个陀螺,让它旋转起来就可以保持悬浮状态。

后来有两位无耻的物理学家(美国拉斯维莫斯国家实验室,所以大家也别相信美国的所谓社会公德),作为学院派的人物,他们抱着找茬的态度联系了发明家。在亲眼目睹了这个神奇的发明之后,他们骗走了一套陀螺回去研究。之后的事情大家应该能猜到了,他们稍作修改,申请了新的专利,并制作了一种叫Levitron的玩具大赚特赚。这次为了研究磁悬浮,我也特地从淘宝买了一套,只需要15元:

不用电的磁悬浮,但是需要很高的技巧

不用电的磁悬浮,但是需要很高的技巧

说到这里必须多提两句。据专家分析,这种陀螺在磁体上几十毫米的空中浮动,但稳定区域只有4毫米左右,陀螺必须呆在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狭小区域中才能稳定。不仅如此,陀螺的重量必须精确到1%左右,轻则飞出,重则落地。加之陀螺的稳定还随环境温度变化,必须随时调整。使用者还要学会在磁体强烈的斥力下把陀螺转到一定的转速,快了慢了都不能稳定。作为一个成熟产品,我大概玩了一个小时才能掌握让它浮起来的技巧,真不知道这些发明家们经历了多少失败才发明出来的!在此向这些伟大的DIY玩家致敬!

这个不用电的陀螺虽然能悬浮,但是只能保持几分钟(空气阻力)。然后21世纪到了!集成电路,霍尔传感器,钕铁硼强磁….科技的进步让我这样的业余玩家也可以在家做磁悬浮,这就是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。这次我做了两种磁悬浮:上拉式和下推式。其中用到的一个关键器件是线性霍尔传感器,这种传感器简而言之就是能够感知磁场的大小:

线性霍尔传感器

线性霍尔传感器

这种传感器的安装要非常小心,因为它测量的是通过那个小小的平面的磁通量,如果磁场和表面平行,那么再强的磁场也测不出来。另外这里必须用线性霍尔,而不是开关型霍尔,我选用的型号是UGN3503。

有了传感器,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。例如上拉式磁悬浮,如果检测到磁铁向下运动,就加大电流把它吸上来;反之如果向上运动,就减小电流让它下落。当然这里面也需要一些编程上的技巧,我后面会介绍PID算法原理。

上拉式磁悬浮原理图

上拉式磁悬浮原理图

下推式悬浮原理很类似(其实两种悬浮我用的是同一块电路板),但是需要横竖两个方向共同合作。以一个方向上的截面为例:

下推式磁悬浮原理图

下推式磁悬浮原理图

它的原理是:霍尔传感器在浮子的正下方,当检测到浮子向左运动时,两边的线圈一个吸一个拉,把它推向右;反之如果浮子想右运动,那么两个线圈的电流都反向,把它推向左。用前后左右共四个线圈,两个霍尔传感器配合,就可以把浮子稳定的悬浮住。

至于让浮子旋转,我参考的是鼠笼式电动机的原理,基本上是依据楞次定律,制造一个旋转磁场,以此让浮子无接触的转动。这个实验没有成功,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线圈的电磁场随距离衰减过快,无法驱动陀螺。不过这次实验倒是让我学习了一些数字电路的知识,改天也会总结一下发上来。

鼠笼式电动机原理

鼠笼式电动机原理

有了磁悬浮的基础,可以有一些很酷的应用。你可以想象一个悬浮的无线供电灯泡,或者一个悬浮的广告灯箱。有一家叫Crealev的荷兰公司专门做磁悬浮产品,效果非常酷,看下面的产品图:

悬浮台灯

悬浮台灯

悬浮的儿童不宜

悬浮的儿童不宜

昨天跟一群同事一起去吃烤肉,那些肉特别容易粘在篦子上,贪吃的你一定知道的。同事们开玩笑说,你发明个东西,让肉飘在空中吧,无接触式翻烤。呼呼,这还真是个有意思的创意!

好了,磁悬浮的背景故事说完了。还有几句题外话:
上面说起了永动机,不得不再提一下民间发明家们。即使是现在,依然有很多人在孜孜不倦的发明永动机,大部分人当然是浪费时间,但是依然有一些非常有创意的小发明问世,姑且称之为“准永动机”。比如我们常见的自动手表,就是通过人体运动驱动摆锤自动上发条。还有一种神奇的喝水鸟,只要一天的温差超过几度,它就可以不停的点头喝水,很好玩 :)

靠温差运动的神奇“喝水鸟”

靠温差运动的神奇“喝水鸟”